【健康教育】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患者健康教育标准化流程
此流程涵盖门诊与住院全周期,结合制度要求明确各环节操作要点:
一、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流程
1. 诊前教育
目标:帮助患者熟悉环境、了解就诊流程
执行人员:导诊护士、挂号处工作人员
内容与方式:
环境与流程:通过大厅标识、宣传栏或电子屏展示门诊布局图、就诊流程图(如挂号→候诊→就诊→检查 / 取药等环节)。
健康知识:在候诊区发放疾病宣传手册(如高血压、糖尿病防治)或播放科普视频。
关键动作:主动询问老年、重症患者是否需要协助,指引至优先通道。
2. 诊中教育
目标:针对性解答病情、用药及检查疑问
执行人员:门诊医生、护士
内容与方式:
疾病知识:医生结合诊断结果,用通俗语言讲解疾病病因、症状及注意事项(如:“胃炎患者需避免辛辣饮食”)。
用药指导:护士发放用药明白卡,标注药品名称、剂量、服用时间及禁忌(如:“XX 药需饭后半小时服用”)。
检查指引:对需空腹抽血、影像检查的患者,现场告知注意事项(如:“明天早上需禁食禁水 8 小时”)。
关键动作:邀请患者复述重点内容(如:“您能说说刚才提到的服药时间吗?”),确保理解到位。
3. 诊后教育
目标:强化健康行为,引导后续随访
执行人员:收费处、药房工作人员
内容与方式:
取药指导:药师核对处方时,再次强调用药方法及不良反应应对(如 “出现皮疹需立即停药并复诊”)。
随访提醒:在发票或病历上标注复诊时间(如 “请于 1 周后携带检查报告复诊”),提供预约挂号方式。
二、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流程
1. 入院教育(2 小时内完成)
目标:建立信任,明确患者权利与住院规范
执行人员:责任护士
内容与方式:
权利与制度:发放《住院患者须知》,逐条说明权利义务(如隐私保护、知情权)及禁止行为(如擅自离院、使用自购药)。
环境熟悉:带领患者参观病区,演示床头呼叫器、卫生间设施使用方法,告知开水间、污物间位置。
医护信息:介绍分管医生、责任护士姓名及办公地点,张贴床头卡方便识别。
关键动作:请患者或家属签署《健康教育确认单》,留存归档。
2. 住院期间教育
目标:配合治疗,提升自我管理能力
执行人员:医生、护士、营养师等
分阶段内容:
常规教育(每日):
护士通过床旁沟通,评估患者及家属知识接受度(如“您对昨天讲的糖尿病饮食还有疑问吗?”)。
讲解当日治疗计划(如“今天 9 点需要抽血,夜间 12 点后请不要进食”),指导标本留取方法(如中段尿采集)。
专项教育(根据病情):
手术患者:术前 1 天由医生 / 护士讲解手术流程、麻醉配合要点及术前准备内容(如禁食、备皮),发放《术前指导手册》;术后当日护士示范翻身技巧、引流管护理,术后 2-3 天指导早期下床活动方法。
慢性病患者:联合营养师制定饮食方案(如肾病患者低盐低脂饮食),演示胰岛素注射、血压监测等操作。
心理支持:通过谈心、播放放松音乐等方式缓解焦虑,必要时转介心理科会诊。
3. 特殊检查 / 治疗前教育
目标:减轻恐惧,确保配合到位
执行人员:责任护士、检查科室人员
内容与方式:
提前 1 天告知检查目的(如 “CT 是为了查看肺部病灶”)、注意事项(如 “增强 CT 需提前做碘过敏试验”)及配合要点(如 “检查时需屏住呼吸 5 秒”)。
对儿童、老年患者,用通俗语言或图片演示(如 “就像拍照片一样,躺着不动就能完成”)。
4. 出院教育(提前 1-2 天准备)
目标:延续健康管理,降低复发风险
执行人员:责任护士、主管医生
内容与方式:
用药管理:发放出院带药清单。
康复指导: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(如骨折患者术后 3 个月内避免负重) 。
复诊计划:做好复诊提醒(如 “2025 年 6 月 15 日需复查肝功能”),讲解漏诊后果(如 “糖尿病漏诊可能引发并发症”)。
联系方式:告知科室电话、线上问诊渠道,鼓励随时咨询。